超級巨犬 大全


Really BIG Dogs - The best video clips are right here


From: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8B%97&variant=zh-tw

,通常指家犬,俗稱,一種常見的犬科哺乳動物,是的近親。被一些人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也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其壽命約十多年,若無發生意外,平均壽命以小型犬為長。

目錄

[隱藏]

[編輯] 概要

狗是一種不晚於14000年前——甚至可能在15000年前,就已經被人類馴化的家畜。今天,家犬的種類已達數百種,身高從只有十幾釐米的吉娃娃到近一米高的愛爾蘭獵狼犬,顏色也從色到都有。家犬,如同人類一樣,是高度社會化集體獵食動物。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它們的總體行為是可受訓,有趣並適合人類居家及社會環境了。
參見訓狗

[編輯] 食物

雖然傳統上犬屬於食肉動物類別,但這並不意味著家犬的食物只限類。不似其他如這類真正的食肉動物,家犬可以依靠諸如蔬菜穀物這類食物健康的活下去,事實上它們的食譜是很均衡的。典型的野生食肉動物的這類飲食營養來自它們捕獲的食草動物的胃部內容物,所以它們經常營養不均衡。但家犬對此應付的很好,它們可以素食,特別是這些食物與雞蛋牛奶搭配時更是如此(不是嚴格素食主義 - 雖然這是可行的)。另一方面,家犬比起人類對肉食更加有忍耐力,它們不會因為大量食用肉類而罹患諸如動脈阻塞之類的新陳代謝疾病。另外,科學家發現對諸如在像在阿拉斯加愛迪塔羅德(Iditarod)進行的狗拉雪橇比賽以及其他類似經受極端壓力的情況,高蛋白食物(大量食用肉類)可以幫助它們防止肌肉組織受到損傷。

[編輯] 功能

犬在人類社會中扮演多重角色。工作犬的工作有像放牧這類傳統工作,也有像偵測違法交易,幫助盲人殘疾人這樣的新工作。對於那些不做傳統工作的狗,還有範圍寬廣的狗類運動可以讓它們展現它們的天然才能。在許多國家,家犬最普通和重要的社會角色是作為人類同伴。狗類因為在各個方面與人類工作和生活的關係如此緊密, 以至於它們贏得了「人類最好的朋友」這樣的美譽

[編輯] 名稱及術語

[編輯] 漢字

漢字「犬」字早在甲骨文時代已出現,寫作,為象形字。後經演變,楷書「犬」字象形的痕跡已很難辨認,但可作為人類早期馴化犬科動物的佐證。「狗」字原先則僅指幼犬,以後在口語上擴大成為所有犬屬動物的通稱。

漢藏語系其他語言中,亦可發現「犬」的同源詞藏語 khyi緬甸語 khwe嘉絨語 khɯna白語 kuanx,這證明原始漢藏民族(即漢族藏族等的共同祖先)已經會飼養犬,或與之有互動。

[編輯] 西方語言

小狗喜歡在它發現的任何東西上面磨牙
小狗喜歡在它發現的任何東西上面磨牙

,通常情況下,指的是家犬,屬於Canis lupus種(犬狼種,1758年林奈將其稱為Canis familiaris種 - 犬種,但1993年史密森學會美國哺乳動物學會重新分類將其劃為的一個亞種Canis lupus)。該詞有時也通用的指稱任何屬於犬科哺乳動物(「狗類動物」),如郊狼

西方語言亦如古代中國,會使用不同的詞來分辨狗的年齡和雄雌。例如英文dog 一詞經常被養犬者特指雄性家犬。雌性家犬則稱為 bitch,小狗稱為 puppypoochpoochie 則用來泛指任何犬隻;法語chien 是公狗,chienne 是母狗,chiot 是小狗。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用來指各種雜種狗的專有名字;參見雜種狗的名稱玩賞犬這種狗因為它們體形嬌小,也被稱為膝上犬,這也是人類對這種特別親近種類的愛稱。

[編輯] 狗類的共性

犬類擁有與掠食者相稱的身體用於追捕,跳躍和殺死獵物(圖為魏瑪倫納獵狗,Weimaraner)
犬類擁有與掠食者相稱的身體用於追捕,跳躍和殺死獵物(圖為魏瑪倫納獵狗,Weimaraner)

現代狗種在體形,外貌和行為上要比其他馴化動物的差異更大。但即使各個種類差異如此極端,家犬與其野生祖先仍然有著共同的屬性。所有犬科動物都是掠食動物食腐動物,擁有便於攻擊,抓捕和撕咬它們食物的鋒利尖牙和有力的爪。

狗類四肢的結構能夠使它們在必要時快速向前出擊或是進行跳躍動作,用於追趕或抓捕它們的獵物。因此,它們擁有小而結實的足部,使用前足移動;前腿鬆軟靈活,肌肉只用於與軀幹連接;後腿則強健有力。

狗類是二元色視者,所以以人類的標準來說狗類是色盲[1][2] 又由於狗類眼球透鏡比人類要平,所以它們不能看見過多的細節事物;另一方面,狗眼比人眼對光和運動更為敏感。有些種類的狗,特別是最好的視力型嗅獵犬(sighthound),擁有270°的視力範圍(人類只有100°到120°),而大頭狗(broad-headed)向前的視力範圍則要小一些,只有180°。[1][2]

狗類對低聲波的感覺極限為20至70Hz(人類為16至20Hz),對高頻聲音的感覺極限為70,000至100,000Hz(人類為20,000Hz)2,另外,狗的耳朵是可以活動的,這可以幫助它們快速準確的定位聲音的來源。一隻狗對聲音的定位速度要比一個人來的快,並且,它們聽見聲音的距離也要比人類遠四倍。

家犬在一個口袋手帕那麼大小的範圍內有將近2億2000萬個嗅覺細胞(人類在郵票大 小的範圍內只有500萬個)。某些經過優選的種類更是可以進行嗅獵工作,認為狗鼻部的化學感受器雖能感受到化學物質,但狗並不真正理解的想法是過於單純化 了;雖然仍然存在爭論,但現在看來可以確定的是狗有能力在跟蹤時,區分兩種不同類型的味道,比如某人帶來的空氣味或是某物經過的味道。一般地上的味道能夠 在很長時間內留存。對於這兩種類型的味道進行一段時間追蹤後,情形會變得非常不同:空氣味會斷斷續續但味道仍舊濃烈,地面上的味道相對永久可以被狗反覆搜 尋,但其相較其他味道也更容易受到污染。對於任何事件,可以確信的是,訓狗人並不能教會狗如何實現超越它們的天生能力以更有利於追蹤;訓狗人可以教會的 是,依靠合適的激發物,讓狗集中注意力在一個味道上並忽略其他味道,未受過訓練的狗對其他味道可能更感興趣。對味道搜索,比如在船上對違法貨運進行搜查的 工作,對於狗來說是再合適不過了,這項艱苦工作是必須經過長期訓練以鼓勵其持續進行的。

所有的狗類都擁有驚人的掌握複雜社會行為與理解不同身體語言和聲音的能力,如同其他許多掠食動物,狗也能在異常情勢進行相應反應並從中學習經驗。複 雜合作社會行為對犬類通過身體語言表達感知甚或傳遞處理感情的要求是很高的,這一點上甚至比人類要求還要高,這是因為人類還可以使用語言達到相同的目的。 生理上,這種行為是與大量神經刺激下進行的狗面部肌肉活動分不開的,神經會微妙的控制面部表情以表現各種不同的情感;可以對比的是, 貓臉上只有比較少的神經負責臉部肌肉活動,其結果就是貓只能通過面部表現出有限的情感。不使用語言理解並表現各種不同情感使得狗可以更深的瞭解人類主人的 情感,而且它們通常比人類使用語言做還要好。大部分狗主人可以說出一大堆諸如關於他們的愛犬聽出他們回家腳步聲音的故事。

[編輯] 家犬外貌


狗的毛皮從純白,純黑色到各種顏色都有
主條目:家犬外貌

不同的狗有不同的毛皮質地,顏色和花紋,某些種類的外貌有專用名詞。

基本上,狗類都擁有緻密絨毛覆蓋在毛皮上,而頭部長有須,但這兩個特徵在一些種類的狗身上會有所改變甚或完全消失,就像在墨西哥無毛犬英格蘭鬥牛犬身上那樣。

人們提及狗的外貌時一般第一想起的總是它的顏色而非種類;人們會說,「一頭藍紫色的澳大利亞牧羊犬」或「一頭巧克力色的拉布拉多獵犬」。狗的皮毛顏色包括(但不限於):

  • 色:通常是純黑有時有點發白。
  • 色:從紅褐色到深棕色都有。
  • :如櫻桃樹桃花心木的木頭顏色;也有茶色,栗色,橙色,鐵鏽色,肝臟色(深紅)和金紅色的。
  • 黃:從淡乳酪色到深金黃或金紅色。
  • 金色:從淡杏仁色到偏紅的深黃色。
  • 灰狗:從包括銀色的淡灰到深灰都有;可以與多種其他顏色和形式混雜產生胡椒粉雜色胡椒色灰白色偏藍的灰色銀褐色來。
  • 藍色:指的是很深的金屬灰色,如黑色上帶有藍紋理或藍色斑點。
  • 深褐色:毛髮是黑的;身上的毛皮是金色,銀色,灰色或茶色的。
  • 色:這裡的白色與白化狗的白色是不同的。

身上紋路包括:

  • 雙色,如白色和茶色,白色和紅色:毛皮明顯的擁有兩種顏色並且這兩種顏色邊界清晰;通常上方顏色較深而腿的下半部或腹部顏色較淺。
  • 三色:由三種顏色組成;通常的組合包括黑色,茶色,白色或深紅色,茶色,白色。
  • 斑紋:黑色和棕色,茶色或金色的混和;通常是呈現「虎紋」形式。
大麥町的毛皮是其最顯著的標誌
大麥町的毛皮是其最顯著的標誌
  • 小丑:在白毛皮上「分裂的黑斑點」。
  • 紋理:深色的花紋或斑點在某種顏色的毛皮上。
  • 混色:雙色的毛皮,並且兩種顏色互相割裂彼此,面積上大致相同。

狗的毛皮紋理變化多樣,一些狗的毛皮惹人喜愛另外一些則完全防水。如在大部分雪橇狗斯皮茨狗有著緊密毛皮的狗身上,每英吋的毛髮可以高達600根,少毛的約克郡犬只有100根/英吋,像墨西哥無毛犬這種「無毛」的種類身上完全沒有一根毛。毛皮的紋理經常是取決於毛髮的分佈和狗身上兩部分毛的長度:濃密,溫暖的「內」(或「裡」)部毛髮和粗糙抵禦天氣變化的外(頂)層毛髮,外層的毛髮也稱為「針毛」。 擁有柔軟毛皮的狗種,它們的內層毛髮要比針毛長;有著粗糙紋理外觀的狗通常它們的針毛比較長。這些紋理包括:

  • 雙層毛皮:即擁有濃密溫暖比較短的「裡層」(或「下層」)毛髮以抵禦水的滲入,也有比較粗糙抵禦天氣變化的外層(頂層)毛髮,外層的毛髮也稱為針毛。大部分狗皮毛都是這種類型。
  • 單層毛皮:缺少內層毛髮層。
德國硬毛大獵狗的毛皮呈現粗糙的紋理
德國硬毛大獵狗的毛皮呈現粗糙的紋理

[編輯] 耳部

The Basset Hound的耳朵很長而且「耷拉」著
The Basset Hound的耳朵很長而且「耷拉」著

狗的耳朵形態多樣,大小,長度和在頭部的位置甚至是耷拉下來的方式也各異。耳朵的每種形式都有專業術語,包括:

  • 蝠耳:頭部兩側豎直的大耳朵,頂端呈圓弧狀。
  • 鈕扣耳(button):頂端摺疊向前貼近頭部的小耳朵,形成V字型,就像傑克羅素梗犬(Jack Russell)那樣。
  • 剪耳(cropped):像被切過那樣;參見 docking(英語維基百科)。
  • 垂耳(drop):摺疊向下緊貼頭部的耳朵,就像大部分嗅獵犬那樣。也被稱為 pendant 耳。
  • 自然狀態(nature):像那樣的耳朵。
  • 豎耳:警覺直立的耳朵; 也稱為 prickederect
  • 玫瑰耳(rose):非常小耳摺疊向後的耳朵;大部分視力型嗅獵犬英格蘭鬥牛犬皆是如此。
  • 半豎耳:耳朵大部分直立但頂端有一點開始向前摺疊,如柯利牧羊犬那樣。

[編輯] 尾部

與耳部相比,尾部在形態,長度,毛髮,位置方面的差異更加巨大。它們包括:

  • 螺紋刀卷狀:呈短且捲曲狀,例如哈巴狗
  • 無尾狀:外部因素如外科手術或其他辦法造成尾巴變短只剩尾根,常發生在出生後的三兩天內,參見docking
  • 另類狀:卷,但並不短,不常見,藏獒的尾巴即一例;
  • 馬刀狀:如馬刀樣呈輕微彎曲,但總體說來較平順;
  • 鐮刀狀:像鐮刀一樣翹起並呈半圓狀。
  • 松鼠尾狀:向頭部高翹,尾尖常因彎曲而更接近頭部;
  • 輪狀:在背上翹起呈大圓,類似輪子。

[編輯] 解剖學結構

像大部分肉食哺乳動物那樣,狗擁有有力的肌肉,狗的循環系統能提供疾跑和耐久的體力,犬牙適合進行抓捕,咬住和撕咬動作。

狗的骨骼先天就適合奔跑和跳躍。雖然人類對狗的生育控制已經改變了許多種類的外貌,但所有的狗仍然從先祖那裡保存了基本特性。狗的肩骨是分離的(如同人類缺少鎖骨),這種結構允許其在奔跑和跳躍時步幅更大。狗使用前腿和後腿四足行走,大部分狗前腿的上爪都已經退化。

狗先祖的體形大約類似澳洲野狗,狗的骨骼大約需要發育10個月達到成熟。今日人們膝上的玩賞種類的骨骼只要幾個月就已經發育成熟,而像這種大狗的骨骼需要16至18個月才能發育成熟。侏儒症影響了某些種類骨骼的比例,如矮腳長耳獵狗

[編輯] 血統和馴化歷史

這幅古代馬賽克拼畫描述的是一隻大狗正在與獅子打鬥的場面
這幅古代馬賽克拼畫描述的是一隻大狗正在與獅子打鬥的場面

結構分類Molecular systematics)指出家犬的先祖是類狼動物,所以狗和狼可以進行交配。狗大約一萬五千年甚至更早即已經被人類馴化,這個時間比人類種植稻米的時間要早。有考古學證據顯示狗的形態於至少在14000年前與狼已經開始不同,狼與原始人類的殘骸至少在40萬年前已經存在。遺傳結構數據顯示狗與現代狼的分離進化始於15萬年前(Vilà et al,1997年)。在2000年上半年所做的一些研究[1]顯示狗的馴化之路事實上在10萬年前已經開始。

狗過去是,現在也是最棒的狩獵助手。在丹麥Svaerdborg中石器時代墓地裡埋葬的狗證實了在古代歐洲,狗類即已經是人類最好的同伴。

[編輯] 狼類祖先

一些證據顯示家犬是由多個種類的古代狼類演化而成,經由有意或無意的雜交,狗呈現出一種或多種古代狼的特徵。雖然所有的狼都屬於 Canis lupus 種,但該種現在或過去下的許多亞種在外形,社會結構或其他特徵上或多或少有些不同。舉例來說,在二十世紀初滅絕的日本狼的體形要比其他種類的狼都要小,皮毛呈現灰色,下腹部發紅。日本狼可能更偏向於獨自狩獵;而至今仍然在某些區域生存的北美狼,體形要又比本種中其他亞種大許多,皮毛顏色從近白到純黑都有,同時,它們也擁有複雜的社群結構和等級森嚴的行為模式。

印度和亞洲狼可能比其他的亞種對狗的進化貢獻更大。許多今日可見的野狗,比如澳洲野狗(dhole)和印度流浪狗甚至屬於視力型嗅獵犬(sighthound)的(灰狗)也即從此種狼演化而來。最近的遺傳學證據顯示大部分現代狗只皆與亞洲犬科有關[2],這與先前的假定矛盾,先前人們認為狗與人一樣起源於非洲。亞洲狼似乎也與歐洲狼雜交生出藏獒就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品種—最終產生現代如哈巴狗聖伯納德狗大警犬等各個種類。

歐洲狼,在亞洲狼之後,可能對所有博美犬種(Spitz),大部分的, 以及今日許多牧羊犬的進化有過貢獻。中國狼可能是中國獅子狗(京吧狗)和(spaniel,屬玩賞犬)的先祖,儘管大部分玩賞犬也可能是中國狼和歐洲狼雜交後經過數萬年演化的產物。

北美狼是全部或大部分北美雪橇狗的直接祖先;這種狗和狼的雜交與融和今天仍然在北極地區繼續。在那裡狼的品種能讓它們繼續在嚴酷的環境下生活下去。另外,偶然的雜交也會常常發生,因為狗和狼在那裡是生活在一個環境裡的。通常定義狗和狼為不同的種所需的生殖隔離完全是因為缺少機會造成,這種機會的缺少產生了陌生,懷疑,不信任和恐懼感。

可用於區分狼和狗的一個顯形特徵是:狗的尾巴是向上彎曲的卷尾,狼的尾巴是筆直耷拉向下的「刷尾」—類與狼類似。

[編輯] 馴化速度

現代研究顯示對家犬的馴化或對動物的馴化進行速度比原先認為的要快很多[3],只要人類一兩代的時間即可實現選擇育種。現在,人們一般相信最初的馴化並非是人類故意干涉而為,而是通過自然選擇:在人類住地附近生活的野生犬科動物比它們在荒郊野外的弟兄們更容易發現食物;那些攻擊人類的狼的後代會被人類殺死或逃走,而留下的則與人類共存。

[編輯] 各種不同種犬類快速進化中的幼態持續

證明狗是從狼快速進化的一個例證是狗是性早熟幼態持續的。跟大多物種一樣,小狼比起成年狼更偏向群居和比較少的具有支配力;因此,當進行優選時,不管是有意或無意的,最終的結果看來似乎是把這種幼體的特性帶入了成年種群中,而非產生一個複雜的獨立新行為。對包括人類自身的許多馴養動物皆是如此,人類很多特徵與幼年倭黑猩猩類似。這種幼態持續選擇的結果自然是導致了幼體生理特徵的保留。與狼相比,大部分成年狗保留了幼年時的體徵,如鬆軟模糊的皮毛,渾圓的軀幹,大大的頭部和眼睛,耳朵是向下而非豎直挺立向上等等;這些特徵都是未成年哺乳動物所共有的,因此也導致了一定程度的跨物種間成年動物對其的保護欲和照顧欲,這即解釋了為什麼人類常常形容狗是「伶俐」或「討人喜愛」的了。

當然,狗通常可以依照經驗改變行為,它們可以適應它們「族長」的行為—人類。這使訓練後的狗可以進行一些違反它們天性的行為;然而,經由數十萬年的經驗積累使得天性和教養已經部分融和, 如訓練小靈狗(whippet)看守羊群即是如此。

[編輯] 狗與人類的關係

「雪兒」是一隻普通寵物京巴狗
「雪兒」是一隻普通寵物京巴狗

狗與人類的關係可謂歷史悠久,種類繁多。

[編輯] 寵物狗

人類與狗之間經常存在強烈的感情紐帶。狗已經成為人類的寵物或無功利性質的同伴。人們樂於接受一個永遠高興看見他的好友,並且這個好友沒有任何功利性要求。特別的,如果狗也帶領他們進行鍛鍊更是如此。經驗上,狗類是非常依賴於人類夥伴的,無主狗的健康一般都將很糟糕。

一些研究發現狗能夠傳遞深度情感,這是在其他動物身上所沒有發現的;這據稱是因為其與現代人類的緊密關係造成,在進化中,倖存下的狗會逐步變的越來越依靠人類為生。

另外,對狗的行為進行人格化通常是不明智的。儘管狗能夠積極相應理解主人的命令,但對於這種動物是否真正有能力達到感受人類情感的水準仍然是值得懷疑的。對於狗的智力等級的確定以及狗對主人命令反應的動機仍然是一個需要更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編輯] 工作用犬

位处北极的雪橇犬
位處北極雪橇犬
  • 看家護院:從前最主要的用途,現在也是主要用途之一,可能僅次於作寵物。
  • 照顧生活:狗可以被訓練成照顧盲人行動的「導盲犬」。也有一些狗用於照顧長期癱瘓或有其他不便的人士。
  • 捕獵畜牧:獵狗、牧羊犬。
  • 交通畜力:在一些寒冷地帶生活的人,如北極圈附近生活的愛斯基摩人或在中國東北有些人使用「狗拉爬犁」。
  • 軍警用途:軍犬、警犬、海關緝毒犬、機場火藥監測犬。
  • 表演:大多馬戲團都有。
  • 救助:雪崩地震等災害發生後常有專門的救助犬首先進入危險地帶尋找生存者。

更多內容參見工作犬

[編輯] 試驗用犬

  • 醫藥試驗:在醫療、藥品研究時,由於小白鼠的體重和人相差太大,所以經常需要用狗來做試驗。
  • 太空實驗:在1950年代1960年代之間蘇聯太空署使用一群犬隻進行次軌道和軌道上的太空飛行以確認人類太空飛行的可行性。其中較著名的有萊卡跟施卓卡,詳細請見萊卡蘇聯太空犬

[編輯] 肉體的使用

狗肉
狗在一些地區被飼養用作食物,這通常會引起寵物狗飼養者的非議,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立法禁止。而食用狗肉者則以為這隻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沒必要通過立法來干涉個人的食用喜好。詳情參見狗肉
狗皮
狗皮可以像多數動物毛皮一樣被硝好使用,製作如狗皮褥子,狗皮帽子 (故有狗尾續一語),等等。「狗皮膏藥」從前是將一些中藥攤在一小片狗皮上。現在狗皮膏藥的製作成分中沒有狗皮。個別狗肉菜餚中狗皮和狗肉一起入菜。
狗骨
狗骨按照中醫的說法有除風祛濕、活血止痛的功效,能夠入藥,是骨的較好代用品。
狗膽
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說「狗膽:平、苦、有小毒。」《本草綱目》記載了六種以狗膽為主的藥方。
狗寶
即狗胃結石、膀胱結石及膽結石等。多半是圓球形,表面灰白色或灰黑色,略有光澤。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鎂等,中醫認為狗寶具有降逆風、開鬱結、解毒之功能。《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三種以狗寶為主的藥方。

[編輯] 襲擊人類

雖然絕大多數被人類馴養的狗不會襲擊無辜者,但狗襲擊人甚至其主人的事件時有發生。在美國1979年到1990年代末期,有超過300人被家養的狗咬死,咬傷則更多。著名的案例有2001年1月26日在美國舊金山一個33歲的婦女在公寓樓裡開門時被鄰居的兩條大狗咬死(狗太壯,主人拉不住狗鏈)。2005年6月3日,一名12歲的男孩在舊金山被自家養的狗咬死。

另外,有一些狗攜帶狂犬病病毒,被這些狗咬傷也有極大的危險。

[編輯] 對城市養狗的不同意見

一隻寵物狗
一隻寵物狗

有些人反對在養狗,尤其是在城市養狗,理由包括:

  1. 狗吠噪音擾民。
  2. 狗的排泄物常遺留在公共場所,污染環境,破壞衛生。
  3. 遛狗時很多人不用狗鏈,對他人安全有威脅。即使在家裡或被狗鏈拴著,也有危險。一些大型凶猛犬種極具危險性,如藏獒牛頭犬獵犬狼狗等。參見「襲擊人類」一節。
  4. 狗有傳播狂犬病寄生蟲,或其他疾病的可能。
  5. 狗是肉食動物(雖然不是全肉食),處於食物鏈的末端,飼養消費過大。

世界上大多數的大城市允許養狗,但有統一註冊管理、定期給狗打疫苗、遛狗時用狗鏈等等要求。但這些規定在所有城市都有不同程度地被養狗人士違反。

在中國大陸,無論城市和鄉村都有一些流浪犬的問題,政府經常組織打狗隊,對流浪狗當街打殺;或者被商家捕殺,用作狗肉食用。近年來也出現了民間或半官方的流浪犬收容機構。

[編輯] 其他

據說有些狗在臨死之前,不願意讓主人見到自己,會儘可能躲開主人或其他狗[來源請求]

[編輯] 分類

不同的育犬協會根據育種的功能和協會的性質有不同的分法。

[編輯] 世界犬業聯盟

世界犬業聯盟(FCI)將所有品種分為十類:

  1. 牧羊犬牧牛犬(Sheepdogs and Cattle Dogs(瑞士畜牧犬除外))
  2. 賓沙與史納莎-獒犬-瑞士山犬與牧牛犬及其他(Pinscher and Schnauzer - Molossoid Breeds - Swiss Mountain and Cattle Dogs and Other Breeds)
  3. 梗犬(Terriers)
  4. 臘腸犬(Dachshunds)
  5. 狐狸犬及原始犬類(Spitz and Primitive types)
  6. 氣味追蹤犬(Scenthounds and Related Breeds)
  7. 指標犬(Pointing Dogs)
  8. 尋回犬及激飛犬-水獵犬(Retrievers - Flushing Dogs - Water Dogs)
  9. 伴侶犬玩賞犬(Companion and Toy Dogs)
  10. 視獵犬(Sighthounds)

[編輯] 英系

  1. 獵犬類(The Hound Group)
  2. 槍獵犬類(The Gundog Group)
  3. 梗犬類(The Terrier Group)
  4. 萬用犬類(The Utility Group)
  5. 工作犬類(The Working Group)
  6. 玩賞犬類(The Toy Group)

[編輯] 美系

根據美國犬業俱樂部(AKC)可分為:

  1. 運動犬(Sporting)
  2. 獵犬(Hounds)
  3. 工作犬(Working)
  4. 梗犬(Terrier)
  5. 玩賞犬(Toy)
  6. 非運動犬(Non-Sporting)
  7. 畜牧犬(Herding)

[編輯] 狗的品種

[編輯] 狗的本能

[編輯] 守護領地本能

意大利卡斯罗,优秀的护卫犬和看护犬
義大利卡斯羅,優秀的護衛犬和看護犬

一般犬隻都有地盤觀念,這個本能使犬成為優秀的守衛和驅逐者。

[編輯] 狩獵本能

狩獵本能是犬隻從其灰狼祖先所遺留下來的本能,這種本能不只是追逐獵物(如視覺獵犬)和追跡,亦有將獵物驅趕控制成小圈(如牧羊犬)和發動突擊前的姿勢指示獵物位置的本能(如波音達)。

[編輯] 結群本能

[編輯] 強大的嗅覺本能

[編輯] 狗在團體中的地位問題

近代科學家發現,狗承襲了其祖先——狼的某些習性,不論各種品種,狗都會在團體中將自己的階級,在生活過程中,不論是獵食,遊戲、甚至只是行走的前後順序中,表達、尋找出來。

若是一般人將狗視為寵物在飼養時,主人在狗心目中的地位(領導者或是食物提供者),可以左右其遜服的程度。

[編輯] 狗的近親

家犬跟狼還有澳洲野犬能生育有繁殖能力的後代,所以近年來許多生物學家視他們為同一物種,澳大利亞育犬協會甚至將澳洲野犬登記為一犬種。近親繁殖的狗體質不好,壽命短

[編輯] 關於狗的文化

狗的形象在人類社會中處處可見
狗的形象在人類社會中處處可見

[編輯] 中國

狗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第十一位。位於的後面,的前面。所配地支為戌。也就是說,凡是戌年生的人,其屬相為狗。五行上戌狗為,根據五行相剋關係,可以推導出狗怕(見王充論衡》)。

十二生肖中,狗為第十一個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豬)

漢語裡,狗通常被用於貶義詞語,如:

  • 成語:「關門打狗」、「行同狗彘」、「狗仗人勢」、「狗急跳牆」、「喪家之犬」、「雞鳴狗盜」、「狗苟蠅營」、「狗尾續貂」、「狗膽包天」、「狼心狗肺」、「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俗語:「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狗嘴裡吐不出象牙」,和一些關於狗肉的俗語。
  • 歇後語:「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狗咬呂洞賓不知好人心」
  • 罵人用語:「狗娘養的」、「狗日的」、「狗東西」、「狗雜種」、「狗崽子」、「狗男女」、「臭狗屎」、「放狗屁」
  • 貶義名詞:「狗腿子」、「狗頭軍師」、「狗奴才」、「痛打落水狗」等。
  • 自謙:「犬子」(犬子也可用於做貶義代詞,如關羽說過「虎女焉能嫁犬子」。)
  • 擬人化的稱謂:「旺財」

[編輯] 埃及

在古埃及的信仰裡犬頭人身的安奴比斯是冥界的守護神,在陵墓中亦有寵物犬的壁畫和犬的木乃伊

[編輯] 活躍於虛構作品中的名犬

犬一向是最親近人類的題材,以德國牧羊犬為主題的影集英雄犬 Rin Tin Tin,膾炙人口的靈犬萊西,以大麥汀為主角的《101忠狗》,《丁丁歷險記》裡的白雪,甚至近來的導盲犬系列電影小說在在說明了犬的魅力。

[編輯] 名犬

歷史上有許多有名的忠犬,它們憑著對人類的忠誠奉獻,也被人們永遠地紀念。例如日本八公犬、瑞士阿爾卑斯山的聖伯納犬蘇聯太空犬

位於台灣最北端的鄉鎮-台北縣石門鄉十八王公,亦有忠犬隨主人而殉的傳說。

[編輯] 參考書目

  • Kennel Club Books' Website 400 titles on dogs.
  • Abrantes, Roger (1999). Dogs Home Alone. Wakan Tanka, 46 pages. ISBN 0966048423 (paperback).
  • 1A&E Television Networks (1998). Big Dogs, Little Dogs: The companion volume to the A&E special presentation, A Lookout Book, GT Publishing. ISBN 1-57719-353-9 (hardcover).
  • 2Alderton, David (1984). The Dog, Chartwell Books. ISBN 0-89009-786-0.
  • Donaldson, Jean (1997). The Culture Clash. James & Kenneth Publishers. ISBN 1888047054 (paperback).
  • Milani, Myrna M. (1986). The Body Language and Emotion of Dogs: 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Physical and Behavioral Displays Owners and Dogs Exchange and How to Use Them to Create a Lasting Bond, William Morrow, 283 pages. ISBN 0688128416 (trade paperback).
  • Pfaffenberger, Clare (1971). New Knowledge of Dog Behavior. Wiley, ISBN 0876057040 (hardcover); Dogwise Publications, 2001, 208 pages, ISBN 1929242042 (paperback).
  • Shook, Larry (1995). "Breeders Can Hazardous to Health",The Puppy Report: How to Select a Healthy, Happy Dog, Chapter Two, pp. 13–34. Ballantine, 130 pages, ISBN 0345384393 (mass market paperback); Globe Pequot, 1992, ISBN 1558211403 (hardcover; this is much cheaper should you buy).
  • Shook, Larry (1995). The Puppy Report: How to Select a Healthy, Happy Dog, Chapter Four, "Hereditary Problems in Purebred Dogs", pp. 57–72. Ballantine, 130 pages, ISBN 0345384393 (mass market paperback); Globe Pequot, 1992, ISBN 1558211403 (hardcover; this is much cheaper should you buy).
  • Thomas, Elizabeth Marshall (1993). The Hidden Life of Dogs (hardcover), A Peter Davison Book, Houghton Mifflin. ISBN 0395669588.
  • Vilà, Caries; Savolainen, Peter; Maldonado, Jesus E.; Amorim, Isabel R.; Rice, John E.; Honeycutt, Rodney L.; Crandall, Keith A.; Lundeberg, Joakim; Wayne, Robert K. (1997). Multiple and ancient origins of the domestic dog. Science 276, pp. 1687–1689.

14 則留言:

  1. 寫得很不錯啊, 期待更多新文章..............................

    回覆刪除